揭兵坛“鞍山现象”:亚运会3世界冠军5枚金牌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soloya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点击数:

  目前,在国家乒乓球队中,有8名鞍山籍运动员。近年来,鞍山先后有76名运动员输送到辽宁、北京、广东等省(区)市和解放军队。多年来,鞍山乒乓球优秀运动员人才辈出,在业内被称之为乒乓球的“鞍山现象”。



  近日,记者在鞍山调查发现,这种“鞍山现象”的背后,是当地倡导的全民健身在发挥作用。在这个不到10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数万人几乎每天都打乒乓球,坚持常年训练的少年儿童达千余人。



  “千台万人”搭建平台

  形成“全民皆乒”氛围



  鞍山的乒乓球水平之高,与当地浓厚的乒乓球氛围密不可分,正是“全民皆乒”的环境造就了鞍山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女乒教练李隼曾深有感触:“这里的人懂球的多,基础好,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培训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体系,想不出人才都难。”



  最能体现当地乒乓球氛围的当属“千台万人”乒乓球系列赛,这项由鞍山市体育局整合全市不同年龄段比赛形成的全民乒乓球大赛,每年历时7个月,在全市7个县(市)区和鞍钢开展,吸引1万多人参加。
 


  鞍山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程峰介绍,一年一度的“千台万人”乒乓球赛,今年已是第五届,成为“钢城”体育的品牌,参与人数多、受益群体广,去年有1.7万人参赛。



  在鞍山,几乎在所有的厂矿企业、机关单位,都能看到乒乓球台。



  市体育局向全市306个社区、849个行政村和市直机关单位赠送了乒乓球台,又在公园修建了室外乒乓球场地,给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一个强身健体的平台。在毓恬社区,每天在乒乓球活动室打球的乒乓球爱好者达300多人。



  四级选材训练体系

  精心培育乒乓苗子



  培养乒乓球高水平后备人才,靠的是在日常训练中发现乒乓苗子。



  在鞍山,乒乓球项目已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以各县(市)区和传统项目学校为主体,建立了以民营俱乐部、培训班为补充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系,呈现幼儿园—体育传统校—县(区)体校(俱乐部)—市体校四级选材、训练、输送网络。



  近些年来,鞍山的企业、个人纷纷投资租场地、购器材、聘教练、找陪练,利用开办俱乐部、办培训班等形式招收学员开展乒乓球培训,全市开办乒乓球培训班、俱乐部多达30多家。



  其中,培养苗子的主力还是鞍山市体校乒乓球队,郭跃、李晓霞、马龙都是从这里起步的。自1966年成立起,鞍山市体校乒乓球队先后向国家队、八一队、辽宁队及各省市体校及大专院校培养输送了200多名优秀乒乓球人才。



  鞍山市体校乒乓球队主教练白晓东介绍,乒乓球队现在有70多名队员,年龄从五六岁到十六七岁不等。他们有的是区体校选送来的,有的是教练在少儿比赛中选上来的,还有的是家长慕名找上门的。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辽宁队输送人才,好苗子在这儿时间长了不行,市体校的水平没省里高。”白晓东说。
 

 

  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