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训练:弧圈球的秘密(2)

来源:楚天运动频道 编辑:zhangmiaomiao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点击数:

  1、手臂发力


  2、身体腿腰发力


    小臂发力大概就是触板时,发力加速收缩,没什么额外的学问。接下来要谈的发力,主要是来自腿腰的力量--也就是一些高手教练们强调的欢迎前再迎前!


  这两个力量,如果没有结合起来,各做各的,动作再大,也是浪费力气--这就是人们说的发力不协调。怎样可以结合身体的发力跟手的发力?那就是人们常讲的发力集中。


  发力如何集中?集中到哪?很简单的逻辑。我们是用拍子来打球,所以所有力量应该集中在拍子。 手抓拍打球,手的发力传递到拍子,这容易理解。 那身体的力量如何集中到手 再到拍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力量传递。


  身体力量如何传递到手臂,来达到发力集中的目的?思考一下,手臂如果都不动, 如何打到球?如何还可以发力?是不是转个腰,通过肩膀跟手臂的连接,就能传递力量到手,带着拍子迎前击球?接下来就是腿,腿如何传递力量到手?这就是为何人们常说,打球时要有重心转移的原因了。


  重心应该如何转移?

 
  既然重心转移的目的, 是为了传递腿的力量到拍子,那么重心转移带动身体 前迎的方向就必须跟击球方向一致,否则就浪费了力气。


    手臂的发力要训练很简单。但是腿腰力量要能很确实的传递力量到手臂,很多人都做不好。


  腿腰发力的迎前发力,不在于动作的大小,而是力量必须正确的传递,达到发力集中,四两拨千金。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


    基本站位:两腿张开与肩的宽度为差不多相同,身体稍微前倾,重心在前脚掌上,拉球时,身体向右转(以右手为例),重心放在右脚上,在转腰的过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击球原理: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


   我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形容:


  从引拍到手臂发力击球之前,身体必须带动整隻手臂,进而带动拍子往击球点 往前迎去。

   
  近台快攻时这个迎前动作不大,拉球的迎前动作较大且明显,这个迎前(or前迎)的力量来自腿的重心转移转髋带腰的力量。拉球时,两腿要站开立些, 这样 前迎的力量更大。

 

  迎前的目的跟作用


  1、运用重心转移的力量;


  2、确实做好以腿带髋、以髋带腰、以腰带手的动作;


  3、把腿腰力量传递到手力量集中后,手再发力;


  4、运用腿腰迎前力量,小臂可以专注于往上磨擦的咬球动作,就好像火车高速行驶,你在火车上往上跳,在车外的人看到你是往前往上跳的道理相同。如果火车还没加速,你就往上跳,那往前力量就不足。想要有往前力量,你除了要往上跳还要往前跳,那么力量就被分散。小臂的发力也是如此。


  用身体打球


    前迎动作做不好的人,就无法体会用脚打球用身体打球等界。业余球友到了某个水平要再提高,一定要会运用身体的力量才行--用脚打球用身体控球。这也是我最近在几个文章一直强调呼吁的。很多高手教练都说迎前很重要,这个迎前的力量,就是腿髋腰肩手的力量传递。


  会运用身体力量的人,基本上不怎么收臂,光靠身体力量,就已经很有爆发力。能够早日体会到这一点的球友,相信日后的进步会是一日千里。也许大家对 用脚打球觉得很深澳,很难体会或者养成习惯。其实大家问题都一样,打球的第一个动作引拍,就没有用身体引拍 右脚没感觉绷紧如何用脚打球用身体打球?


  引拍方式的对错,是很重要的关键。打球就三个动作,引拍、前迎、收臂击球。前面两个动作都是为了第三个动作来做准备。引拍、迎前就像弹簧要先压缩蓄力再释放能量一样,就是身体发力的来源!


  迎前的扇形理论


  前迎时,以身体为轴拍子的运行轨迹是一个扇形面积。拉球时,大臂稍微展开让这扇型面积要大。拉球时,要有甩铁饼的动作,指的就是做出这个扇型平面来发力。拉前冲时,这个扇形平面比较平,拉加转时,这个平面就比较立(竖) 。 所以前迎不只是向前发力,还有向上发力。前迎后,小臂收缩的方向, 也要顺着这个扇形平面来收,才能完整的传递腿腰的力量。前迎是用身体去找击球点,不是用手臂去找球;前迎是身体的腿腰发力,不是手臂发力;前迎是用身体去找击球点,不是用手臂去找球;前迎不是提早击球,而是身体快出手慢;前迎不可以臂比肩先行。


  迎前有几个意义


  1、避免磨擦太薄;


  2、不能只是用小臂力量,还要用身体力量;


  3、有身体前迎、小臂收缩两阶段的发力,避免还没触球小臂已经僵硬,造成咬球不好而且容易拉漏;


  4、迎前是腿腰发力,除了向前的力量,还有向上的力量 (引拍右肩后转下沉,迎前时,右肩往前上迎去 带动手臂);


  5、先充分引拍,才能前迎的空间;


  6、先迎前带动拍子向前,触球才收小臂,可以避免传球时间过早。
 

  重心转移的意义


  重心转移的目的,为的是加大转腰的发力。如果没有重心的转移,转腰变成自转,没有施力点。重心先右移再往左移,为的就是让转腰发力有个支撑点。腿只是反作用力的支点,是被动的。真正主动发力的是腰。如果重心转移的力量没化解成 转腰的力量, 没有把力量传递到腰再到手,那就会不平衡导致不协调现象。不要太强调去蹬腿,蹬过头了动作会很奇怪也浪费力气。引拍时先让腿有个压力,就如弹簧压缩一样,先压缩,再把力量释放出来带动转腰。


  重心转移的联系


  先不要配合收臂,手臂放松。重心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把腿的力量往上传递到手到拍子。要用心去感觉体会。


  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