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初走上乒乓之路,梁戈亮称纯粹出于偶然。他所在的广西玉林小学,曾孕育出前乒乓国手曾传强。1964年,曾传强回家乡参加运动会,凑巧与梁戈亮配对打双打,结果获得该地区第二名。这个不善言辞的广西男孩,从此一举成名。第二年,他就被国家青年队选中,到了北京。
离开家乡,梁戈亮最不放心的是耳朵失聪的母亲陈雅琴。出身贫寒的梁戈亮,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原本梁戈亮有个哥哥,但在10岁那年得伤寒去世。
入选国家队,让梁戈亮左右为难,他担心母亲没人照料。母亲却竭力支持儿子去外面闯事业。母亲虽是残疾人,但生活中却极顽强,从她身上,梁戈亮学会了要当“生活的强者”。
进入国家队后,与原来心中的偶像庄则栋、李富荣等人成了队友,他努力吸取着每位老队员打法中的优点。
“文革”中期,乒乓球是中国体育中的强项,周恩来总理认为通过乒乓球可以有助恢复国际交往,所以决定让中国乒乓球队恢复训练,准备接外事任务。有一次训练完后,周总理来了,问在场人乒乓球的后备力量怎么样?一时间,没有人说话。见大家沉默,周总理把目光转向庄则栋,问他有什么看法。庄则栋说:有一位,叫梁戈亮。一听,周总理便问梁戈亮的情况和打法。
过了没多久,乒乓球队为周总理进行了一场乒乓球训练汇报。就在这场汇报比赛之后,梁戈亮成了乒乓球国家队主力队员。那一年,梁戈亮20岁。
乒乓球敲开中美关系大门
1971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比赛,梁戈亮作为国家队主力队员第一次出国参加世乒赛。决赛中,梁戈亮爆冷击败上届世乒赛男单冠军、日本选手伊藤繁雄,立下了赫赫战功,帮助男队获得了团体冠军。
第31届世乒赛后,全国掀起了乒乓球热。乒乓球更成为周恩来总理搞民间外交的一张王牌。中国队的“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的杰作就是在这次世锦赛中创造的。
当时,对去不去日本参加第31届世乒赛,是有争论的。当时日本的右派势力很猖狂,中国代表团去,可能会碰到袭击破坏,所以周总理对中国乒乓球队说:“你们讨论一下到底去还是不去。”争论的结果,有的主张去,有的主张不去。最后上报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说:要去。
就这样,由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决策,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第31届世乒赛。没想到,这一去,机会就来了。
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庄则栋和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的一段交往而引发了乒乓外交。
这段看似平平常常的交往,因为发生在当时敌对的两个国家,成为一件不平常的事情。接下来,加拿大等国赛完后,提出要访问中国,美国队一听,表示也想到中国来。这非同小可,是件大事,代表团立即上报给总理,总理上报给毛主席,毛主席批准同意美国队来。美国政府对这件事也是喜出望外。
1971年4月6日,中国乒乓球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成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4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包括科恩在内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
周总理不仅通过乒乓球解冻了中美关系,而且把乒乓外交扩展到了亚非国家。
拒绝更换国籍
1980年,梁戈亮退役后,觉得自己仍离不开乒乓球,又还想走出去看看世界,因此他去德国吕贝克俱乐部打了一年多的球,成了中国第一批出国打球的运动员。之后,他还到意大利、朝鲜等国家担任过国家队的教练。
1985年,梁戈亮35岁,他自费再次赴德国。选择德国,梁戈亮有一份独特的理由。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年轻的时候曾在德国留学。加之德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较多,梁戈亮去到那里比较容易生存。在国外漂泊的那段日子里,梁戈亮一直感到很不习惯。虽然在国外呆了近20年,但梁戈亮从未想过要永远留在国外。
在德国,他为自己立下规矩:不在德国国家队当教练,不申请德国护照加入德国国籍。本想待上几年就回国,不料想,为了在德国长大的孩子,他迟迟未能回国,一待就是18年。这18年里,他先后在慕尼黑等城市学习语言、打球、教球,最后还做一些体育产品方面的生意,在慕尼黑开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直到一次意外,他面临着又一次选择。
1997年,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成了梁戈亮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那是复活节前夜,大雪纷飞,梁戈亮被一辆轮胎打滑的汽车横腰撞上,手、腿以及头部严重受伤,“大腿骨折,脑颅整个肿了起来,上下两排牙齿也被撞错了位……”死里逃生,让47岁的梁戈亮陷入了沉思。他感悟到:生命太脆弱、太短暂了,“既然内心一直都牵挂着祖国,为什么不尽早回国?”此后,他作出了一个正确的人生选择: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
在国外生活的几年内,梁戈亮从未离开过乒乓球。40岁那年,梁戈亮开始自掏腰包,参加两年一届的世界中老年乒乓球大赛。
近20年来,他赢得了十几个单打和双打冠军。元老比赛的冠军并没有奖金,梁戈亮却毫不在意。有人曾问过沙拉拉主席,在中国选手中最欣赏哪位运动员?主席先生连想都没想就说出了梁戈亮的名字:“他球姿漂亮,而且技术相当全面。”
2003年,梁戈亮受聘成了北大医学部的教授,每周讲两堂课,传授乒乓球知识。 “在我周围,乒乓球成了人们的一种健身方式,更多的人开始关心和喜爱乒乓球。能为进一步普及推广乒乓球运动,为普通百姓的全民健身出一份力,我感到很高兴。”“相信我,只要还能走,还能站,我会永远打下去。”梁戈亮深知,自己此生注定与乒乓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