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攻球基本动作有毛病么?

来源: 编辑:webeditor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9日 点击数:

  近来和球友练对攻时感到,球友攻球时总是往上扯球——过来的球呈一软飘飘的抛物线;不会撞板式击球。本来对攻,对方击过来的球就是略带上旋的,冲劲很足,有什么必要回球时往上蹭球?目的是什么?力量都耗掉了!要知道近台攻球,执拍手的运动轨迹,是朝向你要击球去的方向的,非常干净利索,没有多余动作掺杂其间,任何其它方向的分力都是多余的——比如特意翻腕使拍子在空中画扇形、执拍手向上扯等等。


  我休息时坐在一旁观看,发现这个球友还不会用腰,就是用手打球,腿腰都是虚着的。附带说一句,和我打过球的球友,十个有九个半攻球基本框架都有问题,又多半是从不上网学球的(网上谈球有共识的,因空间阻隔见不着面;能凑在一起打球的,偏又从不上网,更谈不上考虑什么技术标准;真让人没脾气)。网上大家在谈什么,他们一概不知。这非常令人遗憾——要在盲然的昏暗中走多少弯路啊!

  再一个问题是小臂收缩不了。我注意到攻球时很多人大小臂间的夹角是基本不变的,整个胳膊就像小学老师判作业打的对勾,是一个固定的框架。这个问题我想特别说一说以引起注意。

  小臂收不了的毛病从表象上看有一个诊断标准:就是肘部在引拍过程中脱离腰侧擅自向后拉动了,所以在迎球挥拍时又会再向前扯,因而在整个引拍、迎球挥拍过程中就表现为肘关节脱离腰侧前后移动(兼带左右方向的晃动)。但是,肘一旦动了就意味着肩关节动了!从客观上说,肩关节一动势必收不了前臂——没有收臂的空间了!因为大臂的动幅已经足够,小臂收缩也就没有了必要。从主观上说,引拍动了肩关节,你也就不可能收小臂了;这个问题我在《正手攻球的“三角形”》一文中早就谈到过:后拉手时迎球,“若直接收小臂,极端的结果就是收拍碰到你的右胸上(以右手为例)!如果说先动大臂,待执拍手挥到右前方时再收前臂,就使一个连续完整的动作分成了极难控制的‘双截棍’,哪个天才能把握好?动作不变形才怪!”

  事情还不止于此。肩关节一动,整条胳膊必然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紧张。一紧张,手就硬了、僵了,放松的境界自然弃你远去;动了肩关节,同时也意味着腰手的脱节、自下而上力量传递的脱节,击球效果当然无法保证!这也是和基本动作出了问题的球友练球不得其所、达不到理想练球目的的原因。

  所以,说在动作的正确与否上是引拍决定一切并不为过!一招不对,全盘皆错!大家可以注意看看身边的球友打球,有几个是从引拍至迎球挥拍时肘随腰转、协调一致地运动的?十之有九肘部都是随意脱离腰侧自行运动的。追本溯源,引拍时不用腰引而肘向后拉动就是罪魁祸首!而肘在引拍至迎球挥拍这一过程中同腰的关系一旦脱节,不能同步,敢说苦练三万年你的动作也定不了型!!!所以要引起球迷朋友的警觉!练球时对自身动作的一招一式要有清晰的知觉和警惕的自律意识,要始终有“内在尺度”,注意让肘子顺溜溜地呆在腰侧,否则练球还不是瞎练?在引拍至迎球挥拍过程中肘同腰部的关系搞对头了,能控制住、收敛住,攻球基本框架就基本弄对了;甚至可以说,攻球中出现的所有的毛病才有望消除!

  看到这里,会有人产生疑问:在击球收小臂的后期,肘相对腰的位置实际上会稍靠前些,这算正常吗?——放心,这是完全正常的。我所说的是在引拍和迎球挥拍过程中,肘与腰要注意保持同步。而在拍子触球的一瞬到顺势挥拍的阶段,肘部势必要有所超前;但这种超前,是在转腰带动的前提下顺势加速收小臂造成的,而不是在转腰力量的自然传递到位之前越位“抢跑”的结果。打个比方:我们向河水里投入一颗石子,会激起一圈圈逐次扩展开去的水波(或称涟漪);每一层水波纹都是由它内圈的水波推展开去的结果而非相反。如果内圈的水波纹未形成并展开,外圈的水波纹是不会出现的;如出现了,那力量肯定不是来自同一系统。就乒乓球技术动作而言,不是来自同一力量自然传递系统的力,就会互相牵制、妨碍和抵消。

  击球不稳且怪的原因,说到底,也是由发力传递系统自身的不协调甚至紊乱造成的。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