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消息,陈新华代表英国国家队征战的那几年称最难忘的还是1995年到天津参加世乒赛。“海外兵团”成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那时候我是海外兵团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出国比较早,年龄又比较大,而且还代表英国队参加了很多比赛。”对于赛前的舆论压力,陈新华还是做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
中国队和英国队在团体赛中被分到了一个小组。英国队在比赛前一天开准备会时,陈新华就提出“比赛不上场”,他不想作为一名前国手和现在的中国队员在场上“兵戎相见”。而且,他明确提出中国队比英国队的实力强大太多,英国队几乎没有赢的可能。“我是中国人,虽然说体育不分国界,但是在场上碰到,而且正赶上中国队从低谷中打翻身仗的时候,我心里必然很矛盾,毕竟我对中国队很有感情。”
让陈新华没有想到的是,比赛结束后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围在他身边,询问他为什么没有上场。陈新华很坦然地谈了中英两队的实力差距和面对中国队员的矛盾心理,但在第二天的一些报道中变成了“陈新华表态了,凡是对中国队的比赛就不上场”。这样有些“走样”的报道,对陈静、耿丽娟等其他在国外打球的前中国选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以至在后面的比赛中,他们在碰到中国队时不是直接弃权,就是比赛时在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这一次无心插柳让陈新华感到啼笑皆非,但是对于海外兵团的问题,他却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确实太强大了,其实把一些优秀选手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也好,这样能够推动一下全球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陈新华回到中国发展,英国队在成绩上再也没有新的突破,乒乓球在英国的影响力又开始逐渐减退。陈新华认为这其实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任何一种运动要发展,都需要一代接一代人的传承。如果前一代人青黄不接,那就会影响到后几代人的发展。而且在英国,训练本身没有系统性,队员也没有高水平的训练对手,更没有像中国队那样的世界冠军级教练,所以要在实力和技术上有所突破,是非常难实现的。
直到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英国伦敦市长在奥运会会旗交接仪式上的一句“乒乓球回家了”,才令世界乒乓球爱好者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英国。显然,乒乓球运动从英国起源,也有着足够的历史沉淀,这让英国人非常骄傲。
伦敦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英国人对这项运动的新一轮热情。在这次“返乡之旅”中,英国人给予了乒乓球罕有的礼遇,政府和体育总会在政策和资金上也都给予了很大支持。但是陈新华认为,英国的乒乓球运动仍然任重道远,“毕竟英国目前仅属于世界二、三流的水平,成绩不可能光靠热情投入就能马上有所突破,但奥运会对于这项运动的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