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薇:新加坡“国宝”严父造

来源:新华网 编辑:令蕴北京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1日 点击数: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李万祥,一个被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李晓东称为“乒乓伯乐”的基层教练。
   

  但就是这样一个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基层教练培养出了郭焱、李佳薇、张雪玲等名将,在他培养的弟子中曾经一批12个孩子中有11个被输送到专业队,这样的高成材率是许多教练甚至国家队教练所无法企及的。
   

  李万祥的运动员生涯的顶峰也就是入选过乒乓球队青训队,曾经的世界冠军梦想在一次意外受伤之后破灭了。
   

  他把希望寄托于弟子身上。受伤退役后,他随即托朋友以700元优惠价买了一张红双喜球台,又花了325元买了1300个乒乓球,靠这些家当在自己家中办起了乒乓球班,免费教孩子们打球。12平方米的家被改造成训练室,而家里的家具被搬到临时修盖的平房里。妻子和女儿被他打发到母亲那里,老少三代挤在一间只有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
   

  这样一折腾就花掉了1000多块钱。这笔他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巨款”在当时是一个普通北京家庭一年的收入。
   

  墨绿的球台成了梦想的摇篮,也成了他的床,他在这张床上一睡就是3年多。家人支持了他3年多,上海的姐姐姐夫也接济了他3年多。
   

  李万祥的付出,感动了孩子们的家长,也打动了北京市西区邮局的领导。1988年12月14日,北京市西区邮局体校正式挂牌成立。其实,所谓的体校也就是一个60多平方米刚刚容纳下4张球台的地下室,但对李万祥而言,已非常满足。
   

  在这个位于北京复兴门附近的新天地,他成了46个孩子的教练、保姆、爸爸。
   

  在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孩子将他视为自己的爸爸,背后都叫他“魔鬼”,连女儿也是如此。
   

  他太严厉了,太苛刻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要求技术全面,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比赛最为较劲的时候肯定会吃亏。所以我要求这些孩子的正手攻、反手攻、小球、底线、搓球、抢发等每一项都要达到95分。再说,孩子家长每个月花5块钱到这儿练球不是让孩子来玩,是真想让孩子成材。”

  李万祥说,自己当年训练得确实狠了点,“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我就用休息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从晚上7点到11点,这一练往往就是四五个小时。现在,我这两只手都患上了严重的腱鞘炎,经常疼。”
   

  李万祥的付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体校成立一年后,他的孩子便囊括了所有的冠军。这样的垄断持续了8年。
   

  当然,长大了的孩子们在登上领奖台的那刻都会想到这个“魔鬼”,想到这个爸爸。
   

  郭焱在获得世界冠军后得到一辆大众甲壳虫的奖励,她对着电视机镜头说将这辆车送给李万祥教练。
   

  李万祥说,有孩子这句话,自己就非常知足了。
   

  李晓东曾评价李万祥训练小孩“有一套”,而且选材“独具慧眼”。李万祥选队员首先要学习成绩好,只要有一门课低于90分就停训补好文化课再回来练,“文化课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应变等有好处,而且我还得看这孩子的眼神,好的苗子要有震慑对手的眼神和眼观六路的机敏。”
   

  李万祥的选材在专业人士看来是那么的另类,中国乒乓球协会的一位副主席曾指着一个孩子说,“这孩子不行,把她开了吧。”
   

  这个孩子就是如今中国乒乓球的主力、世界冠军郭焱。
   

  其实,在这位副主席之前,郭焱已经被废了一次。当时,郭焱被著名的乒乓球教练拒之门外,而让她改练柔道,心有不甘的家长带着她找到了李万祥。看中了她不服输劲头的李万祥留下了这个“黑不溜湫”的孩子。感恩的郭焱常跟记者提及在“李教练”手下训练的6年,“没有李教练的栽培,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如果说,郭焱的今天是李万祥用心栽培的结果,那么李佳薇的辉煌则是无心插柳的收获。
   

  当年,李万祥并没有让李佳薇学乒乓球的打算。一次训练中,李万祥感受到了女儿的乒乓球天赋。当他给小队员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动作的时候,小佳薇在旁边嘟囔了一句:真笨。李万祥让小佳薇来做一遍,结果女儿做得有板有眼的,让她再做其他的动作俨然是个老球手了。
   

  原来,孩子是观察中偷师。
   

  自此,小佳薇在爸爸的“魔爪”下开始了一段令她刻骨铭心的训练生涯。
   

  到今天,李佳薇都数不清自己挨了爸爸多少骂,哭了多少次,“反正就是天天挨骂,我实在受不了了,每天就想着怎么能离开家,不挨骂。我妈妈也没少因为这事哭过,他严格的太过了。不信,你问问郭焱,我打不好他就揍我。”在哭的同时,小佳薇也在暗处和爸爸作对,有时趁着李万祥不留神就用脚猛踩乒乓球,在小佳薇看来“踩坏一个就可以少练一个”。
   

  爸爸的严厉更多的是来自于望女成凤的期望。而且别人家的孩子不敢打,也不敢骂的太厉害,只能拿自己的女儿“开刀”,“佳薇是队里的主力,她做到了别人就会以她为榜样。她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所以我就拿她‘开刀’。我现在也不后悔当初对她这么狠,不狠出不了成绩。”
   

  “要是现在,我的所作所为就是犯罪了。”李万祥说。

  女儿在异国打磨成“国宝”

  十几年前,新加坡选择了在北京队打球的李佳薇。对新加坡而言,小佳薇身上具备的潜力与天赋彰显着大好前途。而对小佳薇来讲,选择新加坡唯一的理由是逃离“魔鬼”爸爸的手掌。
   

  十几年前的那个大逃离,对父女俩而言充满了眼泪。
   

  李万祥开着车送13岁的李佳薇去首都机场,一边流泪一边开车的他不得已在高速公路的中间停下了车,“到现在还是这样,一看我哭,我爸爸就跟着哭。看着两边不断超过的车,我赶紧把眼泪擦干不哭了,我爸这才把车开到机场。”
   

  在此后,每当李佳薇回新加坡,一家人在机场分别的时候都要大哭一场,甚至有路人对此非常不解。5年前的一天,一家人在北京首都机场抱着哭,走过来一热心路人问李万祥这是要把孩子送哪里去,李万祥说新加坡。
   

  “我还以为送农村呢,哭成这样!”李佳薇把眼泪也带过了马六甲海峡。
   

  刚到新加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教练异常凶狠的训练,小佳薇每天想家想得吃不下饭,第一堂训练课就练到凌晨三点。归心似箭的小佳薇经常是把所有的行李打包,时刻准备回家。
   

  爸爸每次都在电话中告诉孩子,已在办让她回家的手续,今天说差这个,明天说差那个没落实。在爸爸的“拖拉”战术中,小佳薇逐渐适应了新加坡的一切。
   

  其实,适应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刚到新加坡时,不仅要面对艰苦的训练,还要适应陌生环境。在新加坡高温高湿的生活中,小佳薇的训练中没有空调,生活中没有洗衣机,所有的衣服都要自己手洗。
   

  “魔鬼”爸爸疼在心中,经常托空姐给孩子带衣服,其中有一次便一下子带了150件运动衫,李佳薇仍记得那些衣服上的长城、毛主席像、米老鼠等图案,“感觉太爽了,当时是穿完脏了就扔,一上午扔两件是常事,后来买了洗衣机,那些衣服穿不过来就全送人了。”
   

  经过5年的坚持,不断成长成熟的李佳薇逐渐在新加坡乒坛立足,并引起国内的普遍关注。李万祥说,李佳薇与其他到国外打球的运动员不同,她到新加坡的时候还是无名小卒,“在这十几年时间里,新加坡乒总一直非常用心而耐心地培养佳薇,对此佳薇也很感激。”
   

  悉尼奥运会,王楠淘汰了19岁的李佳薇。
   

  而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李佳薇则以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的独特打法淘汰了卫冕冠军王楠,并让同胞记住了自己。
   

  业内人士都一致认为,如果当年李佳薇的教练阅历再丰富一点,她本人再成熟一点,李佳薇的成绩可能就不止是当年的第四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佳薇回家!
   

  在8月15日举行的乒乓球女团半决赛中,李佳薇率领的新加坡队击败韩国队进军决赛,创造了新加坡队48年来的奥运会最好成绩。获胜后的李佳薇任泪水在脸庞流淌。赛后,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为胜利而哭泣。
   

  新加坡体育部长维文对《联合早报》说:“我很想给佳薇一个拥抱……想让她知道我们绝对会给予她最大的支持。我不希望这是佳薇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2009年4月25日,李佳薇大婚引起了新加坡的广泛关注。而当她的儿子李天睿满月之际,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亲自到场祝贺,足见这位新加坡国宝的分量。

  慈父的馅饼让女儿溃败

  2008年的8月15日,在秋阳的照耀下,北京气温上升明显,阳光充足。北京气象台提醒到户外活动和观看比赛的朋友,“要做好遮阳防晒的准备”。
   

  这一天,李佳薇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新加坡奥运历史上最好成绩。
   

  就是这样一天,父母的馅饼也制造了一场崩盘式的失败。李万祥原本想拿馅饼给女儿加油,没想这馅饼如同刺向气球的一根针一样使得李佳薇在赛前就已经泄气了。
   

  当天,55岁的李万祥和妻子站在北京大学的西门口,手里拿着刚烙好的馅饼候着孩子。他给李佳薇打了一个电话说是自己送来了她的最爱——妈妈烙的猪肉白菜馅饼。
   

  这个电话把女儿的馋劲儿给勾起来了,“爸,我马上就上场比赛了,别说那些没用的了,然后就挂了。”走上赛场的女儿面对的对手是曾在雅典奥运会上战胜过自己的韩国选手金景娥。此前不久,李佳薇还赢过对手。一心想在奥运赛场上复仇的她,满脑子想的却是馅饼,而且还是白菜馅的,“我觉得自己都吃透她了,可是总想着馅饼肯定就走神了,结果输了。当时哭的不行,就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就把电话给我妈,我妈又把电话给我爸,谁都不敢接。他们俩一直在西门那儿站着,结果在大太阳下等了一下午。”
   

  好在,失败之后的李佳薇很快就调整好自己。在随后第三盘双打比赛中她与王越古搭档战胜了金景娥与朴美英,并赢得了奥运会乒乓球团体的决赛权。
   

  要不,李万祥的“罪过”可就大了。
   

  后来,李佳薇在北大门卫异样的目光中一口气吃完了父母给她带的馅饼,李万祥还问女儿要醋吗,他连醋都给带来了!
   

  单打比赛开始前,李万祥给女儿打电话说找着个买糖葫芦的地方,40块钱一串,李佳薇没说话就把电话给挂了……
   

  她非常理解爸爸的添乱,完全源自于对自己的爱。
   

  实在是因为“着不起那急”,李万祥不敢到现场也不敢看电视直播女儿的比赛,所以他根本掌握不好女儿的比赛节奏。

  北京的家:永远的牵挂

  2009年,李佳薇在北京与心上人李超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随后,喜得贵子,取名李天睿,因为孩子属牛,小名叫“牛牛”。
   

  初为人母的喜悦很快被一个期望打破。新加坡乒总希望她能够再战一届奥运会,为了报恩于新加坡乒总,她告别了北京的家。
   

  回到新加坡后,李佳薇坚持一天两练,从不间断。为了与女儿每天保持联系,李万祥一口气买了几十张电话卡。爸爸明白,女儿最难过的不是“身体关”,而是对孩子的牵挂,“走的时候夺门而出,都不敢回头看一眼。现在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儿子联络感情。”
   

  李佳薇说,自己虽然很想念儿子,有时从视频上看到他眼泪都会不停地流,“但我现在只能狠下心,不去计划几时回去看他,因为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训练不能分心,我还要拿奥运个人奖牌,只好暂时地与孩子分别。”
   

  其实,北京的家中,有李佳薇牵挂的爱人、牛牛,还有90高龄的奶奶。每次回家,懂事的孙女都要给奶奶洗澡、洗脚、梳头。佳薇说好在奶奶有爸爸陪伴,90岁的奶奶经常下巴脱臼,身边一直离不开人,更离不开这个儿子。
   

  谈到自己乒乓球的领路人,李佳薇对爸爸是又痛又恨。
   

  痛的是爸爸对乒乓球的痴情让他落下一身伤病,恨的是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别看他是培养运动员的,他自己的身子骨都不健康,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一天下来要吃十几种药。他的睡眠非常不好,但一见球台就来精神。现在,基本上一天要训练五六个小时,对健康人来讲都是很大的强度,更何况他浑身是病……”
   

  李佳薇说,爸爸可以为了乒乓球放弃一切。
   

  20多年前,一位家长买了一包万宝路给李万祥,一起抽烟时,李万祥发现这位家长抽的是极其廉价的烟,当即李万祥把整盒烟给“撅折了”。从此,李万祥戒掉香烟,并时刻与家长保持距离,“他就是不想使自己的爱好给家长添负担,他觉得,每让家长多开支一分钱就会有不少人练不起球。所以他对送礼的家长都是先板起面孔训人家一气,然后让人家把东西拿回去。”
   

  而异常“好面子”的爸爸还经常“假私济公”,爸爸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这样的机会经常是各个体校轮流坐庄,先是交流然后吃饭。每次李万祥都是参加交流后不吃饭就往回赶,他得给46个孩子做饭。李佳薇说,即使是爸爸自掏腰包代表体校坐庄请大家吃饭的话,也都要先回去把饭做好才回去尽东道主之谊。
   

  李佳薇说,爸爸受到的最大奖励是1995年邮局奖励给体校的那辆金杯车。那还是邮局为了方便爸爸带队员到天津交流比赛用的,属于集体财产、精神鼓励。
   

  而爸爸说,“孩子们那些奖杯和证书就是对我的最大奖励,人家把孩子送到我这来吃苦,不出成绩对不住人家,不能让孩子白受罪。”
   

  在培养新生力量的同时,李万祥还广纳弟子,街坊成了他的弟子,陌生人也成了他的弟子。20多年来,作为北京监狱管理局的乒乓球教练李万祥走遍了北京所有的监狱。他不仅教授球技,更多的是教服刑人员做人的道理。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李万祥的两位荷兰弟子获得了乒乓球比赛的奖牌。而他的第一个外国徒弟则获得过英国冠军,这个令他兴奋的消息还是在1989年应邀到联邦德国多特蒙德观摩比赛时偶遇英国弟子时知道的。而且,当时德国的俱乐部还以每月5000马克的高薪挽留他,李万祥一点没动心。他牵挂着体校的孩子,牵挂着监狱里的学生和小区里的徒弟们。
   

  女儿说,爸爸就是乒乓球的播种机。女儿则是爸爸的骄傲。女儿的照片和各种奖状奖杯环绕着整个客厅。李万祥说自己时常看看,感受一个生命的成长,看着自己的女儿也就想起了其他的孩子,感觉自己虽然清贫辛苦,但很值。
   

  李万祥非常期待伦敦奥运会,这种期待源自于对女儿的信任,“到那时候,她肯定是更成熟了。”
   

  李万祥说,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向看台上的自己求助时,“我只要一抱着牛牛站起来,她就懂了,肯定拿下。”
   

  爱,能够成为克敌制胜的力量!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