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联修改规则对发球抢攻的影响

来源:《乒乓球》杂志 编辑:soloya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点击数:

  发球抢攻是前三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重要的得分手段,也是衔接发球与相持球的枢纽。相关规则修改前后,各国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使用率均居高不下,成为比赛中对抗、争夺最激烈的环节。能否抢攻直接得分或者利于己方相持,对比赛的结果影响较大。
   

  发球威胁性下降,诱使接发球运动员的主动性提高。发球抢攻技战术体系也随之重建。

 

  一方面,发球抢攻的运用逐渐由抢下旋球为主演变为抢上旋球为主、由抢台内球为主演变为抢出台(半出台)球为主。

 

  另一方面,发球抢攻的节奏加快、位置后移。由正手抢为主演变为正反手皆能抢。如王皓、马龙、张继科,其正反手抢攻能力均较强,往往能够在发球后实施两面上手。再者,发球更加追求力量、速度及线路。“撞击”与主动发力成分增加,技术动作幅度加大,对运动员相应的速度、力量素质要求更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改用大球后,许多观众总感到球速不降反升的原因。

 

  世界优秀运动员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发球抢攻能力。通常,发抢技术的运用均配备相应的发球及站位。如以马琳、马龙为代表的正手抢攻能力突出的选手和以张继科、王皓为代表的反手具有特长技术的选手,通常以发对手正手位短球、反手位底线长球、反手位小三角为主,以此抑制对手的接发球抢攻质量,利于自己抢攻技术的运用。前两者的站位偏侧身,为自己的正手抢攻创造得分机会;后两者的站位居中为自己两面(正手或反手)的抢攻创造空间。
   

   从发展趋势来看,发球抢攻阶段的对抗与争夺将更加激励。运动员应围绕自己的特长抢攻技术,构建全面、立体、多变的发球抢攻体系。同时抢攻落点、旋转多变,以及发长球后实施抢攻比例的增加也将成为趋势。

 

  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