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澳洲公开赛,郑洁/晏紫成为首对获得大满贯双打冠军的中国球员;
2008 年温布尔顿,郑洁成为首位进入大满贯女单半决赛的中国选手;
2008 年凭借出色的表现,手术后重回巡回赛的郑洁获得当年WTA最佳复出奖;
2010年郑洁和李娜携手进入澳洲公开赛半决赛,中国首次有了两位女选手同时跻身大满贯单打四强。
郑洁带着微笑走进主新闻中心,与海宁的战斗结束后一小时,郑洁平静地回顾起首次澳网半决赛之旅。“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一课,对我的教练团队也是生动的一课。”没有意料中的沮丧和失望,郑洁的言语中似乎还带着很多兴奋。“与海宁这样强势压迫型打法较量,让我看到了自己以后发展的方向。”
与《网球天地》一样,今年是郑洁拿起球拍的第二十个年头,她的经历见证了中国现代网球的发展史,“我自己打球二十年,经历过对中国网球最大的转折点应该是 2004年甜甜和李婷拿到奥运会的女双冠军,当时我就在现场,这个胜利对国人来说是非常轰动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网球的发展。还有就是我和晏紫 2006 年拿大满贯双打冠军,也是非常轰动的,这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网球这项运动。”
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网球,无疑是 2008 年温布尔顿,“温网四强,我能感受到特别大的推动,这样级别的赛事最后打入四强的都是外国人,当我身处温布尔顿的中央球场,许多人开始支持我,走在路上都会有人认出你,跟你打招呼,这是一种自豪——中国人在国外被认可的自豪感。”
郑洁是拥有最多国外球迷的金花。每年美网,一位美国老人都会带着全家来到现场为郑洁加油呐喊;每年澳网,四个澳洲男孩总是郑洁最忠实的拥趸,他们用中文唱歌,给郑洁加油,从 2006 年一直到现在,小男孩逐渐变成了大 男孩。“每次看到他们都很感动,他们和我一起成长。球迷知道我喜欢泰迪熊,都会给我寄过来。上次在香港打球,球迷怕我晚上着凉,给我送围巾,他们的关心是我前进的动力。”
回忆起二十年的变化,郑洁感触颇深,“小时候想看一场网球比赛都很难,更别说有那么多记者报道大满贯。记得第一场看电视转播是法网决赛,格拉夫对塞莱斯,只有到了决赛,中国才有转播。现在很不一样,第一轮开始就有报道和直播,这种关注度在以前无法想象。刚开始打球,觉得最厉害的就是全国冠军,不知道有亚运会、奥运会和大满贯。现在小孩就不一样,很小就在大满贯的熏陶下成长,见识比我们多得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包括郑洁在内的金花们开始单飞,尝试真正的职业化道路。没有了国家队大家庭的庇护,郑洁组建了自己的专属团队,老公张宇担任教练、夏嘉平成为高参、不定期的专项教练不断提升郑洁的各项技战术,经纪公司也全面介入,全力打造郑洁品牌。大家目标一致、各司其职、互相配合。“2009年对自己来说是第一次尝试,抱着摸索的心态去学习,好像投石问路,因为很多东西都不了解,积累经验的过程非常重要。现在是第二年,很多事情开始适应,感觉长大了,更加成熟,对待压力的时候也会把它更多地转换成动力。”
去年全运会后郑洁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她为自己安排了艰苦的冬训。外籍教练专程从美国赶来,改良郑洁发球的动作和提升截击技术,特聘的体能教练全程跟踪和安排赛季前的体能训练计划。“冬训练得非常苦,但现在看来非常值得,好几场比赛都打满三盘,跑得厉害,体能完全能跟得上。”
如今已是单飞二年级生的郑洁在很多的细节上也越来越职业了,她对我说,自己学会了安排作息,围绕比赛调整,学会控制,不多吃甜食,第二天有比赛电视就不会看到太久。每次比赛前至少提早两个小时起床,保证提前一小时到赛场做准备活动,赛前听一些快节奏的音乐,调动自己的情绪。赛场外的郑洁有了汽车、手表、服装的赞助商,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在汶川地震灾区教孩子们打网球,单飞的郑洁越飞越高。
忙碌的比赛生活让郑洁没有太多闲暇时间,不多的休息时间郑洁都拿来读书,最近在夏嘉平的建议下,郑洁开始学习论语,当然《网球天地》杂志也是郑洁的最爱。“《网球天地》我记得以前是和羽毛球合在一块儿的,内页都是黑白的,后来专门改成网球类杂志。伴随着杂志的成长,见证了我们这群运动员不断取得突破。中国有这样的杂志对网球推广非常重要,专业的报道,接触到世界顶尖运动员,让更多喜爱网球的球迷了解这项运动。”
和郑洁的聊天进行得顺利而流畅,但郑洁笑言自己其实非常内向,“我小时候不是现在这样的,性格比较内向,老师一点名都会脸红。后来因为打网球要接受很多的采访,要是不说的话,人家会觉得你很难接近,无形中也给了我很多的改变。慢慢地学习怎么跟别人沟通,让外界更了解我。而且在场上面对那么多的观众,太内向了也发挥不出来。” 球场上的郑洁已经习惯了拍大腿、握拳、高喊COME ON给自己打气,尝试更亮丽的比赛服装,她还特别提到了安踏专门为自己设计的澳网蓝色战袍和特制战靴,“我比较偏爱蓝色,感觉天空、大海啊很广阔的感觉,我喜欢桃心形状的东西,所以大家能在我的服装上看到一个心形的‘Z’字。”郑洁说,尽管自己对时尚不是很特长,但会跟设计师沟通,在特制产品里加入喜欢的元素。
越来越自信的郑洁也有不少遗憾,最让她内疚的就是对四位老人的亏欠,“说实话我不是个好儿媳,但我觉得张宇的父母很理解我们,因为张宇也是运动员,老人家对我来说,他们没有什么要求,因为他们也知道我从2岁就在幼儿园全托,然后一直过着集体生活,所以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不让我做。”郑洁说她唯一能做的补偿就是每次回国时带些老人家喜欢的东西,“退役后我会将这些年亏欠的一股脑回报给四老,谢谢他们!”